退烧后的共享单车:从限投到政企共治( 四 )

在哈啰出行高级副总裁李卓生看来,当下共享单车主要面临三大挑战。首先是共享单车资产保有量问题,整个行业面临结构性挑战;其次是共享单车如何配合城市市容管理,做好政企之间的良性互动;第三是如何以技术为导向,建立高效精准的运维机制。

“如果能将三个问题回答了,其实就解决了单车企业能不能挣钱这一问题。”李卓生告诉第一财经。

3月以来,包括摩拜、哈啰、小蓝在内的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宣布调价,起步价从每30分钟1元,调整为每15分钟1元,同时月卡、季卡套餐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浮。

对于涨价,用户声音四起,理解反对参半。

冯天俊告诉第一财经,从经济学视角而言,涨价可以影响供需关系,筛选出一批愿意支付相对高价格的用户,而这批用户的守法意识和素质也相对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用户骑行。

但从本质上而言,最近共享单车普遍涨价,根本原因在于“后共享单车时代”企业面临成本居高不下、无法盈利的致命问题,通过涨价来改善企业盈利状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