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后的共享单车:从限投到政企共治( 五 )

单车坟场背后的尴尬

从闲置车、堆积点、运营区外车辆调度,到城管收车、仓库投放以及定点维护调度,共享单车企业试图借助智能化技术,建立全链路管理体系。对于它们而言,精细化、科学化的运维管理更意味着可以提高车效人效,降低运营成本。

跟随哈啰单车运维人员,采访人员来到了位于七莘路地铁站附近的一片停车点,他手中的APP显示,这里有一辆车篮有故障的单车需要进行回收。在APP定位的地点,采访人员看到了这辆故障车,已经被运维人员贴上了带有“车辆故障”的蓝色提示标贴。

在后台APP上这些故障单车被打上了不同的标签。“绿色的是闲置车辆,也就是2到3天没有人骑,但车况没有问题,只是车效比较低;黑色的是失联车辆,红色的是低电量状态,黄色的是用户报障车辆……”工作人员翻看着APP上的标识,向采访人员一一介绍。

李卓生告诉第一财经,为了快速响应维护路面车辆秩序,哈啰单车在运营区划分了若干个2km×2km的网格,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维护管理。此外针对车辆潮汐点淤积情况,对交通枢纽、轨道站点、重要商圈进行预警,推送给运维进行提前干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