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后的共享单车:从限投到政企共治( 六 )

技术赋能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单车管理效能,但在落地过程中也会面临行业标准、政策规范等现实难题。

为了规范停车秩序,从政府到企业都在试点电子围栏技术,所谓电子围栏即通过物联网芯片发射信号覆盖技术,给共享单车停放划定一个围栏,让单车只能停放在规定范围内。当自行车不在规定范围内,自行车将无法上锁,或者上锁之后将持续收费,系统会短信提醒用户。

但在实施过程中,北京一些公共电子围栏地面传感器被破坏盗窃,在停车位紧张的情况下,有些用户为了还车,将别人停好的车挪出来,将自己的车停进去。

有关单车投放与公共政策之间的矛盾,在单车“坟场”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为了控制单车数量,自2017年8月开始,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成都在内的众多一、二线城市都出台了“限投令”,禁止共享单车新增投放。同时各地方也加大对共享单车违规停放的打击力度,对于违规停放和损坏车辆一概清理,共享单车“坟场”由此诞生。

因为去单车坟场捞一辆车的成本甚至高于造车成本,一些单车企业宁可选择放弃领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