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商学院龚焱:瑞幸咖啡代表中国企业创新的3.0版跃变创新(11)

当我们对技术边界,价值网络以及游戏规则进行重新定义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这时候往往意味着新物种的诞生,这时候就意味着新的创新,但是本质上新物种的创新。

如果回溯一下从1938年咖啡行业已经走过了三波浪潮,现在瑞幸咖啡有可能成为第四波浪潮的代表,也就是今天所谓的互联网咖啡的代表。而互联网咖啡的本质在于重新定义,重新定义技术的边界,重新定义游戏规则,以及重新定义价值网络。我们也希望瑞幸最终能够是一个新的物种。

最后,如果从另外一个维度来理解瑞幸咖啡的话,这背后有两大动因,一个是时代动力。我这里有一组1996年的数据,这个数据是当时中国所有的饮料品类和欧美发达国家饮料品类的年均个人消费量的对比。

如果回溯1996年的数据,我们是多么的感慨。22年前,中国几乎每一个品类,也就是说果汁、牛奶、咖啡每一个品类的单位年均年消耗量都是在个位数,当时每人每年消费咖啡1升,而在美国是100升。美国人均消耗饮料总消耗量在1996年一共是543升,543升里面牛奶75升,咖啡是100升左右。

而中国在22年前牛奶一两升,果汁一两升,咖啡1升。这背后我们不得不承认,这里面就是时代动力,咖啡虽然有很强的功能属性。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任何饮料品类除了功能属性之外,还有很强的社会属性,任何饮料品类本质上是人类想象力和人类共识的结晶。而这种共识往往会从高势能地区逐步渗透到低势能地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