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商学院龚焱:瑞幸咖啡代表中国企业创新的3.0版跃变创新( 四 )

第一个维度,咖啡这个品类很早就实现了全球范围的标准化,也就是说咖啡的底层载体咖啡豆在芝加哥的商品交易所新型咖啡豆,在伦敦交易所的咖啡豆就实现了底层的标准化。茶一直到今天非常不幸,不但没有实现标准化,很多创业团队把茶搞得非常复杂,几片叶子里面加了很多中国文化,非常难解读。咖啡早就实现了跨地区、跨国传播,而茶今天的标准化任重而道远。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星巴克为了实现标准化做了两个很有意思的动作,星巴克把咖啡豆进行深度烘焙,从成本的角度来说不划算,因此而减轻了重量,但是深度烘焙风味更醇厚。第二个是把不同产地的咖啡豆进行混搭,我们今天可以看到有的茶叶团队也在往这个方向走。

第二个区别是咖啡有着极强的生理依赖,咖啡自带咖啡因。而茶虽然有一定生理依赖的属性,跟咖啡是没有办法比。从商业的角度来说,生理依赖意味着什么?生理依赖意味着用户终身价值的增加。我自己是一个深度咖啡的爱好者,一点不夸张地说只要闻到咖啡的味道,就会不由自主地买一杯,即使当时我不需要咖啡。很多人对咖啡已经形成了非常强的生理依赖,条件反射。我记得当时星巴克当时进入上海的时候同样很多中国人不适应这个星巴克的口味,不适应咖啡,因为咖啡是苦的,当你形成生理依赖以后,这个咖啡的苦味即使不习惯,也会形成依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