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没有春天:“只要想赚钱,就不叫顺风车”( 三 )

但补贴之下无正义。补贴导致平台运营成本增加,司机的收入预期偏高,乘客的消费预期下调。心理价格认知的差距,最终造成供给端与消费端的双重错位。

另一方面,顺风车的平台机制也未能充分考虑安全风险,没有提供有效措施,隔绝那些心术不正、图谋不轨的司机。“快车化”的顺风车下线后,真正的顺风车平台司机大都不满价格低,乘客则抱怨订单没人接,司—乘两方都不讨好。

这显然不是人们最初设想的顺风车的样子。

据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顺风车的定义是“私人小客车合乘”。按照官方规定,顺风车属于私人小客车合乘,与拼车同属一脉。顺风车是需要符合固定时间、固定路线的合乘者,与私人车辆所有者分摊费用的共享出行。

《指导意见》还要求,合规顺风车需要满足“车辆在本市注册、七座以下非营业性小客车、车辆所有人为个人、通过环保检测和车辆安全检测、投保车上人员责任险”等条件。

总结来看,顺风车核心要素只有两个:真顺路和真便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