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海强制垃圾分类倒计时 “一刀切”怎么破( 七 )

在张峰等商铺店主看来,当地主管部门收纳的餐厨垃圾清运费用中,如果仅是垃圾清运费收费的标准实属太高,也远超普通生活垃圾的标准,这是普通商家所不解的关键所在。

实际上,这笔缴纳款中也还包括了当前上海正在加速构建的餐厨等湿垃圾处理能力建设,用来弥补当前垃圾末端处理以焚烧和填埋为主的单一技术运用现状,实现更好的资源化利用。只不过,在张峰等人拿到手的《告知书》中并不会写明这一目的。

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现在上海在将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等分类处理,目的不是为了像之前那样直接送去垃圾焚烧站里一烧了之,而是通过堆肥、碳化和昆虫蛋白等技术路径来实现资源化利用。

“所以政府收这个钱,也是为了推动垃圾处理后端的技术进步。”杜欢政指说。

在采访中,采访人员了解到,上海当前垃圾处理技术研发与设备制造的不足,也让不少上海的制造企业看到商机并参与其中,谋求一定的市场发展。

上海莎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洁翔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其正在与上海地方政府合作试点研发小型垃圾就地处理设备,正是瞄准了当前垃圾焚烧市场空间大、技术研发相对薄弱的现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