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城后裔 八旗子弟留下的血脉( 五 )

乾隆四十一年平定金川之役后,“奏请特设成都将军(全衔称‘镇守成都等处地方将军’)一员,以资镇慑。其权限除内地州县营讯不涉番情者毋庸干预外,如松茂、建昌二道所属三府厅州县管理口外士司者,并松潘、建昌二镇,阜和一协及所属管理口外士司者,悉归将军统辖。”按照清制,驻防八旗将领不能指挥绿营,这也是防止将军的权力过大,互相牵制之术。

成都却是例外,“将军兼统绿营者惟四川”(《清史稿·兵制》)。表明成都驻防八旗有统辖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的任务。

八旗实行世袭制,兵员只能在他们的后代中挑选。随着驻防八旗人口的增长,编制也时有增补,主要是增加养育兵和余兵的名额,它带有救济贫困旗人的性质。同治以后增添“精锐营”“振威营”“新威营”。由于人口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兵额的需要,实际上只能是半世袭制,往往一个旗人家庭只有一个军人,也要养活一家人。因而,大量的旗人成为“八旗闲散”。

正因为满城四面高墙,铁桶一样围得水泄不通,不与城外汉人相通,因而“与民甚是相安”。慢慢地,八旗兵便成为“井底之蛙”,以至于在大清末年,连自我生存的本领也没有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