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家车企围剿滴滴背后:消化过剩产能、转型服务自救( 五 )

专车为何无法做大?这是因为网约车行业讲究的是规模和效率。一位出行行业资深分析师告诉燃财经," 出行是一个双向匹配密度的行业,而且是瞬时匹配,要快速地起量,高频、单价又低,补贴能够让网络密度瞬间起来,司机端和乘客端双向涌进来许多人,而且人越多体验越好,其他大部分行业则没有这个逻辑"。

这要求出行平台具备两个能力:足够多的运力和良好的互联网系统架构的能力。

但不论是网约车平台自己买车,还是采用司机带车加盟、司机融资租赁购车模式,能够获得的运力都是有限的。从乘客的角度看,专车价格较高,能够承受专车价格的人数比例也较少,打车的需求就会下降。

换句话说,在运力、需求都比较低的情况下,匹配的效率就会下降,盈利也会变得很难。神州专车的财报可以佐证这一观点,2018年其专车业务收入下降38%,毛利为20%,扣除掉营销、管理费用,专车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而出行行业一个普遍的观点是毛利40%以下的生意是不值得做的。

这意味着专车的模型或许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