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竹叶青随手记

饮竹叶青随手记

刘川

□刘川

学者李零于读《论语》,总结、发明“横读”法、“竖读”法。而我于茶,却比其更早贯通、运用此二法。茶之“横饮”法,乃铺开地图,按图索茶,比如浙江之龙井、江苏之碧螺春、湖南之君山银针、安徽之黄山毛峰与六安瓜片、台湾之高山茶……广收山河之嘉草木,入于一壶。茶之“横饮”法,则如旅游、如观光行走,享不同味道,品一地与另一地佳物之差异。茶之“竖饮”法,比较衷情,专用于某一株古树,或某一款、某一地之老陈茶。古树有大红袍,老陈茶有云南普洱。品茶之醇厚、观汤之深幽、溯时光之渺杳。若获得一款百多年的老茶砖,不仅价格不菲,更需缘分极佳。“竖饮”法,颇似饮“历史”,得有闲钱及工夫。

我无意成为专业茶人。于“竖饮”法,草草试过,便作放弃。倒是随着天南地北不同朋友馈赠我的茶,而随缘采用了“横饮”法。掐指算来,我与竹叶青相逢于15年前。亡友阿丁,彼时还在,三十五六岁,尚鲜衣冠、追慕上流生活,却也爱现代诗及国学,偶与我走动。他忙于粉丝、泡面之类生意代理,奔波全国,忽于四川归来,未洗脱仆仆风尘,便掷我一包茶,匆忙离去前,嘱曰:“明前茶,好东西,不要给别人,低温储存,闲下细品”。曰罢,孙悟空一般,瞬间不见了。我也正忙于各种看似高雅、实则浮躁的俗事。此茶便置之于一隅清凉之地,忘记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