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竹叶青随手记( 四 )

近日,我坠入《红楼梦》中。近乎集全其所有点评本、集注本,钻入“红学”当中。红学浩瀚,凡有四支:曹学,《石头记》版本学,脂批学,探佚学。手中的书是“红”,杯中的茶是“青”,翻几页,呆半晌,饮一盏、啖一盅,看一共290页的《红楼小讲》,周汝昌老爷子得多恨程高二人(程伟元、高鹗),隔几页骂一次。每翻几页,我就要乐一下,真是有趣。以竹叶青消历史之公案、百千年之烂账,是我的专利,我当注册。曹雪芹之“雪芹”,是否“雪底之芹”,我不考证,古人将赠人礼物,或对人提意见,称之为“芹献”,比如《美芹十论》,即为南宋辛弃疾,献给皇帝的建议书。曹雪芹或许有以雪底凄苦之芹的遭遇与世人作鉴之意。以竹叶青配之同饮,便不再是享清福、得安乐,而是令人清明、自省,于《红楼梦》里读出“竹叶”之清味,于“竹叶青”中,品出“红楼”之幻生幻灭,这才是正道。西方哲人之“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不妨改成“我爱陆羽,我更爱世人。”中学课本杨朔散文特点:有记叙,有议论,有主题,有正能量。我喝茶,就是用的杨朔散文法。你看,茶与书,我结合得多好!

邓拓刻一闲章,时刻提醒自己:书生之气不可无。我觉得,知识系统加上理性的思考和高远的理想,才是书生之气。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这二句,拿过来,放到喝茶上正好。茶乃乾坤最小的符号,茶乃万物的IP,茶乃大自然的缩写,知道了这个,茶之味道自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