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爆款成功不可复制,继续守望“黄金年代”(15)

中国科幻:爆款成功不可复制,继续守望“黄金年代”

最受好莱坞青睐的科幻作家Philip K. Dick

姬少亭却认为韩松与菲利普·迪克(Philip K. Dick)颇为相似。菲利普·迪克的作品虽然光怪陆离,充满讽喻和迷幻感,却从《银翼杀手》至今一直是好莱坞的宠儿,作品改编中既有商业大片,也有赛博朋克的开山之作。而高产、高质的韩松也有这样尚待开掘的潜力。

除了刘慈欣的两部作品《烧火工》和《梦之海》在进行改编,未来事务管理局的另一个重点项目,是与导演李霄峰基于韩松短篇《冷战与信使》改编的电影,该项目已经获得了上海文化促进基金会的资助。

韩松500多部长篇、短篇作品让他成为“中国PKD”的不二人选;不过,接下来必须要拷问中国的剧作功力能否向好莱坞“看齐”了。

视效:《流浪地球》不可复制,技术成熟认知落后

“这整部电影所体现出来的工业风格,已经和好莱坞风格大相庭径,充满了中国式的土味。”一位知乎用户对于《流浪地球》的评价,解释了为什么陈楸帆觉得“小破球”难得做到了不雷、不尬,不囧,在长期受好莱坞浸淫的中国观众眼中毫无“违和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