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爆款成功不可复制,继续守望“黄金年代”(18)

“会用软件的人很多,但能做好视效镜头,既要有美术功底,又要有画面叙事能力和表现世界观的能力,对沟通协作能力要求也很高。” 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教授朱梁认为, 目前电影产业最为缺乏的就是既懂技术又懂艺术的跨界型人才。

《流浪地球》的大获成功,开始逐渐打破科幻圈和影视圈之间的“次元壁”,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成熟的影视工业嫁接在科幻类型片上的可能性,两套话语体系之间的对话和合作日益增多,跨界人才开始不断涌现。

今年由未来事务管理局主办的“另一颗星球”科幻大会就安排了三场科幻与影视行业的对话,探讨了关于科幻影视的IP与原创、科幻电影中的交互设计、科幻的改编与视觉转化等议题。还请来了AR巨头Magic Leap的创意设计总监Sean Stewart,著名UI工作室Territory Studio联合创始人David Sheldon-Hicks等国外视效领域的大咖,提供来自好莱坞与硅谷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科幻:爆款成功不可复制,继续守望“黄金年代”

机械卷轴为《三体艺术插画集》创作的作品《降纬打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