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28年造芯简史:从0到500亿,沙漠里开出郁金香(24)

唯有海思 , 十年一剑 , 巴龙出鞘 , 抗衡高通 。

历史不时会出现惊人的相似 , 另一款多媒体芯片——机顶盒芯片 , 也像视频编码芯片一样经历了“柳暗花明” 。

前文我们曾说过 , 艾伟牵头定义了机顶盒芯片的规格 。 根据华为老兵戴辉的描述 , 艾伟拉了软件公司数字娱乐产品线负责人张国新(现微纳研究院创始人)和分管Marketing的老王 , 头脑风暴了一两个月才最终定下来 。

张国新和老王负责的IPTV产品线有一个观点:如果海思不规划做机顶盒芯片 , 那他们产品线也没必要设计和制造IPTV机顶盒硬件 , 不如去外面OEM或者购买华为终端公司的机顶盒 。

当时H.264一直被看作IPTV的未来走向 。 他们提了个激进的要求:要更加超前支持H.264高清 , 否则等芯片两三年后出来就又落后了 , 因为博通和意法半导体的产品迭代速度非常快 。

机顶盒芯片的研发负责人是刘千朋 , 在他的带领下 , 全球首款内置QAM的超低功耗数字有线电视(DVB-C)机顶盒单芯片在2007年底成功流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