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28年造芯简史:从0到500亿,沙漠里开出郁金香(25)

和视频监控芯片相似 , 海思的机顶盒芯片起初也是去找华为终端公司的DVB(广电的数字电视)机顶盒当“小白鼠” , 但华为DVB机顶盒同样是定位高端市场的产品线 , 一旦不赚钱就会被砍掉 , 不敢拿来让海思试 。

海思也找过九州、长虹等著名有线电视(DVB)机顶盒公司 , 人家提的要求却更苛刻:一旦出问题 , 华为要赔偿所有直接和间接损失 , 包括品牌损失和股价下跌的损失 。

这种“卖司条款” , 别说何庭波和艾伟不敢应允 , 海思的幕后老大徐直军看到条款后 , 也不敢签字 。

2008年5月 , 机顶盒市场露出了一条裂隙 , 阳光照到了海思身上——广东电信给了华为一个10万线的IPTV机顶盒大单 。

本来这跟海思没啥关系 , 因为人家广东电信指明要用博通的芯片方案 , 并会根据自己的IPTV推广进度来要货及支付货款 。

偏偏IPTV业务开展前期有很难确定用户量的需求预测 , 博通芯片供货期又需要16周 , 这导致按时按量供货的不确定性非常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