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 高度自律的职业写作者(12)

职业化作家的无穷疆域

许多作家的书写,都难免受限于个人的生活和情感经验,尤其在远离了战争、饥荒和灾难的现代都市,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有隔阂,私人化的叙事渐成潮流。但严歌苓显然对贩卖个人隐私的写作方式不感兴趣,虽然她的很多小说都取材于个人和身边的故事,但她无不将其置于一个更宏大的时代背景中。

严歌苓曾说,“我总是希望我所讲的好听的故事不只是现象,所有现象都能成为读者探向其本质的窥口。所有人物的行为,都只是一条了解此人物的秘径,而条条秘径都该通向一个个深不可测的人格的秘密。”正如维吉尼亚·伍尔夫所说:“走向人内心的路,永远比走向外部世界要漫长得多。”

她在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所受的职业写作训练,她的永无止息的好奇心,让她永远不必担心题材枯竭。有的故事可能来源于一则新闻、一本图书,有的可能来源于朋友的一次偶然讲述,一旦她确定故事有文学价值,她愿意为之付出高昂的时间和金钱代价。

诸如《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妈阁是座城》《陆犯焉识》《金陵十三钗》等作品,都是经过多次实地调研,体验生活、采访相关人物、阅读浩瀚的资料,这些前期准备工作所耗费的时间,有时甚至比写作本身还要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