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 高度自律的职业写作者(11)

严歌苓对自身生命经验的挖掘远不止于此,长篇小说《一个女人的史诗》中相爱相杀的男女主人公的原型是她的父母,只不过现实中她的父母最后选择离异并再娶再嫁,而在小说中她给了他们一个完满的结局;《陆犯焉识》中那位被流放青海的满腹经纶的留美博士,人物原型其实是严歌苓的祖父,小说中的孙女被这位才华横溢的祖父所折服,却无法理解历史的荒诞和吊诡;而《无出路咖啡馆》中,柔弱的中国女留学生邂逅了一段与美国外交官的恋情,却招来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肆意骚扰,这段故事则取材于她与美国丈夫的真实经历。

在这些与自身经历相关的作品中,往往涉及反右、镇反、文革、知青下乡等政治运动,她并不会在作品中刻意表达自己的历史观,她觉得将见解直接说教给读者,是一种不高级的做法。在早期作品《天浴》中,她有过“控诉”情绪,但后来她意识到一个人写童年,“再苦也不是苦,都是亲的。”因而,在后来的《穗子物语》系列中,她将悲剧用嘻嘻哈哈的方式来讲述,在她看来,这是更高明的境界。严歌苓的作品大多以女性为主角,而这些女性又通常是具有宽广大爱之人,她们可能迟钝不敏,可能粗俗肤浅,但都如同大地之母,包容着这个世界的肮脏和丑陋,她们的真与善反衬出人间故事的复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