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权”转让乍热的秘密:纾困第二季国资角色悄然转变( 六 )

近日,也有少数上市公司公告获得纾困基金以及相关措施。

6月14日,*ST利源(002501.SZ)发布关于纾困工作进展情况的公告,国资纾困平台智晟达福源与*ST利源近日就1月30日签订的《产品委托加工合同》未尽事宜签订补充协议,委托加工期限自2019年6月10日至2020年6月10日止,到期前30日可协商续签合同。

此前,吉林银行通过智晟达总额为14亿元的授信申请,其中9.1亿元为重组贷款,4.9亿元用于采购原材料,帮助利源精制恢复生产。今年3月29日,吉林银行将其对利源精制享有的全部债权转让给了智晟达及智晟达福源,后两者成为利源精制的债权人。

此外,中国长城资产湖南分公司和中国农业银行郴州分行分别与金贵银业(002716.SZ)以及湖南金和贵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合作资金高达41.7亿元。5月29日,金贵银业公布了控股股东协议转让的公告,实际控制人拟将持有的5.72%股份协议转让给拥有国资背景的湖南省财信常勤壹号基金合伙企业。

“目前民营企业融资依然比较难,只要引入了实力国资股东,信用就会上一个台阶,融资也比较便利了。”广东某上市公司实控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不过,如果不出让控制权,引入国资其实比较难操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