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等夜来(12)

就实际效果而言 , 夜间开放的活动参与度甚至超越白天 。 早在2014年 , 北京自然博物馆就开展了暑期博物馆夜场秀 , 首日2000人的夜场名额 , 在数天前就被抢订一空 , 而每天一场仅限150名观众参与的“光影秀” , 更是在预约系统上线当天就告订罄 。

尽管夜间消费活动已展示出强大的活力 , 但对于文化营运场所来说 , 双倍的营业时间并非意味着双倍的收入 。

三里屯三联韬奋书店夜班经理透露 , 即使地处三里屯这个二环到三环之间的夜间繁华地带 , 除了年轻人喜欢的节日如圣诞节 , 夜间订单量通常不足白天的一半 , 但书店仍需承受因全天运营带来的成本增加 。

在全国各地书店跟风全天营业之后 , 不少书店因亏损而倒闭或取消了24小时营业的制度 。 就连三联本身的24小时书店之路也并不平坦 , 位于海淀的分店已停止了24小时营业 。

“深夜食堂” , 能否饱腹?

不过 , 人们对精神食粮的追求远比不上对食物的追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