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里程世界第一的背后,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爱修地铁?原因出乎意料(16)

时至今日,这一法则几乎同样适用于大洋彼岸的中国。

对于绝大多数的异乡人来说,他们对于一座城市的最初印象在停留于地表的短短数十秒后,就将被汹涌的人群从客运站台裹入全新的地底世界。

在这片新奇而神秘的空间里,成都人借助太阳神鸟和金面具的意象,来传达对于古蜀文化的自信,一些蕴含着“金沙文化”元素的吊灯,至今还依附于7号线车站的天花吊板上,照耀着来往的行人。

而在千年古城西安,当地人则借助着4号线墙壁上舒展的仕女飞天壁画,串连起这座城市丰厚的汉唐底蕴,芙蓉灯火、曲江流水,深埋于地下的历史重新在现代人的地下空间得到了展映,这大约是岁月又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

另一边,文化之外,关于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种种,也都在地铁之中得到了体现,这是一城一地充满烟火气息的秘密,也是工业化区域里少有的人文情怀。

尽管伴随着相关文明条例的出台,饮食开始逐渐淡出了地铁空间,但以煎饼、韭菜盒子为代表的地铁气味,仍然在过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构成了一座城市从睡梦中苏醒的信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