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白名单废止,新能源汽车撤掉最后一层保护网( 五 )

2018年8月,2017年在华合资工厂停产的SKI宣布重启与北京汽车的合作项目,投资50亿元在常州建年产7.5GWh的动力电池工厂,目标是在2020年第三季度投入量产。

2018年12月,2017年暂停扩建的三星SDI西安动力电池工厂生产基地二期项目也低调重启。

外资电池企业来势汹汹,此次《规范条件》废止,中国市场的大门完全向它们敞开了。

这事,本土电池企业怎么看?

宁德时代相关企业负责人告诉汽车商业评论,公司在国际市场与国际同行正面竞争,“在国内市场,公司也将以技术研发和供应链管理等优势直面国际同行,宁德时代欢迎有技术能力的、尊重知识产权的友商,共同推动新能源事业的发展。”

如果国内车企更多使用外资电池,本土的电池商会受到影响吗?比克动力电池研究院院长、首席技术官骆兆军的回答很乐观:“没这种可能,(它们)成本受不了,也没有资源。”

但车企怎么看呢?

广汽新能源副总经理肖勇告诉汽车商业评论,废止《规范条件》是好事情,更加开放之后,“车企电池供应链也全球化了,更加不怕与国外车企竞争,更加具备全球竞争的能力,同时电池行业也不能暴利了,有利于新能源车行业的推广普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