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铭:招商蛇口为什么不加大杠杆?( 四 )

央企的赛道

央企的身份与资源,给了招商蛇口更多低成本扩储的机会,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管控也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有时还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

一位自称来自广州的小股东指出,在过去的黄金地产十年里,包括碧桂园、恒大在内的民营开发商都冲得很快,国资背景的开发商相对来讲普遍稳健。

数据显示,2018年招商蛇口实现销售金额1706亿元,同比增加51.26%,但碧桂园、恒大已迈上五千亿台阶,新城、世茂、阳光城、旭辉等民营房企也在规模奔跑中。

这位股东试探性地问:“在地产进入白银时代,招商蛇口如何看待国企(央企)开发商和民营开发商之间的竞争,未来发展会不会出现新的趋势?”

涉及企业战略发展,孙承铭点名朱文凯回答。

“前面几年,民企和国企的发展风格确实不太一样”,台下的朱文凯接过话筒,“民企的特点是杠杆高,高周转”。朱文凯指出,国企受到风险管控影响,在杠杆上有严格的管控要求,现在招商局集团对招商蛇口的要求是,有息负债率不能超过5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