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玻璃心...技术正在驯养你的消极情绪( 八 )

福柯曾借助“全景监狱”的比喻来形容人类社会的控制方式,步入网络时代,传播权力的普及使得每一位“吃瓜群众”都具备了凝视与控制他人的权力,“全景监狱”转向“共景监狱”。在全民网络围观的环境下,我们是“观照者”,亦是“镜中人”,换言之,我们既是被动攻击行为的受害者,又在不自觉中成为了“施暴人”。

人际之间的交往是如此繁复和微妙,代码亦无法承载我们内心的千回百转,我们在网络世界中寻求认同感与存在感,却有可能通过错误的途径而滑向负面的深渊,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推得更远。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数字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能做的,只有在拥抱技术的同时保留内心的克制与平静,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对真诚交往的热切渴望。

“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

十七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在写下这一句时,或许并未预料到,四百多年后的二十一世纪用数字化的方式将人类前所未有地联结在一起,隐喻照进现实,“孤岛”已成往事。

在网络大陆的版图上,每个人都坚守着小小一隅,连接我们的是一通电话、一条短信、一封邮件、一条消息、甚至是一个表情符号。所有的被动攻击行为都是对人际之间本就脆弱的连接关系的破坏,一条网络攻击看似无足轻重,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