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玻璃心...技术正在驯养你的消极情绪( 六 )

例如,有的人会下意识地用“随便”、“无所谓”等略显消极的回应来结束对话,一方面,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他们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这样的行为实质上暗示了自己内心的消极倾向,同时也会对对方造成负面的心理暗示;

另一方面,对于对话者来说,他们也无需过分放大这些言论,这样反而会激化双方的冲突和矛盾。此外,分享他人明显不喜欢的照片或信息、屏蔽他人的账户等也是释放消极信号的典型行为。

第二步:拒绝参与被动攻击行为

这是所有步骤中最重要的一步,当我们面对被动攻击行为时,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参与、不回应。例如,当我们与一个经常说一套做一套的人交往时,应对尽量避免与其发生争论,因为无论怎样争论,对方都有借口为自己开脱,反而会扰乱我们的心境。

被动攻击者们的目的就是使我们站在弱势、情绪化的立场上,在丧失理智后按照他们的条件行事,因此,我们更应该保持冷静与克制。

第三步:客观认识自我和他人的情绪

逃避不是解决冲突的根本之道,除了避免参与被动攻击行为之外,我们也应该客观看待消极情绪的存在。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消极情绪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它并不可怕。其次,在意识到自己可能存在消极情绪后,我们可以先通过深呼吸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平复心情,避免自己陷入情绪化的非理性状态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