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情绪识别离我们还有多远?( 七 )

人工智能的情绪识别离我们还有多远?

(非常低落而缓慢地跟小冰说话得到无情回答)

但情绪识别的难度显然并非仅仅是我们以上分析的几点。原因在于,情绪是一种心理行为,其也会由于个体的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不同的文化当中同一手势就代表不同的意思,就像贴面在有的国家是礼节行为,在有的国家就是流氓行径。

因此,情绪与心理相关的复杂性导致其与人的动作、表情并不一定呈必然相关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研究它的意义,反而让我们能够明确:研究情绪识别并不是一定要令每种情绪都有对应的外在表现,而是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人工智能帮助我们理解情绪,从而挖掘更多的可能。

不仅能聊天,还能破个案?

那么,人工智能情绪识别能力的提升,究竟可以给我们提供哪些方面的便利之处?

首先,人机交互的体现更加自然顺畅,也将直接扭转人们日常对“人工智能”的“人工智障”评价。这对于空巢老人、儿童的陪护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对人的情绪捕捉,它可以为老人儿童提供心理安慰。而在这个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情绪识别也能更好地帮助解决心理疾病问题,分担心理医生的精力。尤其是在对话这块儿,成熟的人工智能会在对话的过程中照顾到患者的情绪,从而慢慢地缓解病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