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情绪识别离我们还有多远?( 八 )

人工智能的情绪识别离我们还有多远?

并且,在对老人的看护之中,其还可以根据微表情的识别来判断老人是否有老年痴呆的情况,从而能够及时作出提醒。比如上文提到的麻省理工开发的情绪识别算法,既识别了情绪,必然对微表情能够进行熟练而准确的分析。

其次,情绪识别能够帮助提高犯罪审讯的效率。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一幕是,嫌犯坐在审讯室若无其事,任凭警察如何审讯,其始终一言不发。而我们知道,警方在利用掌握的已知证据“诈”嫌犯的时候,也是非常想知道嫌犯的心理底线到底还有多远。

那么,在审讯室装个摄像头、传感器,另一边的技术室实时进行对嫌犯的脉搏、体温、表情、喉结蠕动等各个细节的分析检测,更有助于掌握嫌犯的心理变化情况,从而对审讯进程了如指掌。比如宜兴市检察院就和中国政法大学联合建立了微反应实验室,并且通过对犯罪嫌疑人转瞬即逝的表情的成功捕捉,调整了审讯的方向,成功引导嫌犯交代事实。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情绪识别的成熟,这项技术将很快会部署到警务系统当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