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电商第一股”的自我革命:离开张大奕,如涵准备好了吗?( 七 )

于是 , 如涵另谋出路 , 这条出路就是“平台模式” 。

2018年 , 如涵提供平台模式、亦即为第三方品牌与商品进行推广的KOL数达到了122个 , 同比上年的57个 , 增长110% 。 此类模式合作的品牌从166个增长为632个 , 第三方网上商品的GMV从1亿元增长为7亿元 , 同比增长600% 。

与此相对应的是 , 公司以KOL个人名义运营的在线商店数目从86个降低为56个 , GMV从19.44亿元增长为21.47亿元 , 同比仅增长了10.4% 。

两者相较 , 轻重立判 。

全方位服务模式更依赖KOL个人的微博、抖音等粉丝积累;平台模式则是匹配相应的KOL与第三方品牌、产品 , 帮助第三方进行宣传 。 这更为轻盈 , 也让公司对KOL更有掌控力 。

2019年 , 得益于平台模式的发展 , 如涵营收增加 , 亏损同比大幅减少28.4% 。 资本市场对此的反应也很直接:在财报发布当日 , 如涵股价大幅飙升 , 盘中最大涨幅超3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