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飞:催收行业的三大特点和五大发展建议( 四 )
2018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举报信息平台上群众反映问题集中在不当催收、畸高息费、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
这些问题将耗费极大的监管资源甚至社会资源。而且,耗费的司法资源要产生极高的社会成本。那怎么解决呢?催收机构存在的价值就是要解决纠纷,而不是增加纠纷。
我们看到,很多催收为什么存在争议、老百姓不满意?因为信贷流程前端有瑕疵,比如收费的时候,未将息费定价清晰告知用户,而用户不懂,产生了纠纷隐患。此外,逾期后还有逾期收费。也就是说,前端的问题最后都会到后端,使后端难以解决,造成了矛盾。
规范的债务催收是一个金融市场不断成熟的产物,也是金融风险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减少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手段,规范的债务催收是减少损失的资产处置措施,但不能当作最主要的风控措施。
目前,尚无对催收人员的从业资质要求,催收行业鱼龙混杂,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合规经营机构发展面临困难较多。因此,行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各催收机构更加自律、更加规范,不能“各扫门前雪”。若“各扫门前雪”,这个行业将难以健康发展。
推荐阅读
- |MT 正在让游戏本地化质量变得更差?
- 电子竞技|印尼1.16亿游戏用户,“电竞”成为吸金行业
- 交易|GameFi的未来需要更多支点,lemo EMDM打造撬动行业的基础设施!
- steam|游戏工委组织腾讯等 213 家单位发起网络游戏行业防沉迷自律公约
- 索尼克|陈根:游戏——元宇宙的奇点行业
- 电子竞技|游戏禁令正式生效,kpl正式官宣,这对电竞行业的冲击有多大?
- 腾讯|游戏行业监管靴子落地了
- 交易|火热的陪玩“玩过火”,记者卧底调查:揭秘陪玩行业内的涉黄交易!
- 师父|代练真是暴利行业?大学生寄托游戏账号,上万块代练费差点打水漂
- ddos攻击|acnn黑客攻击小组:隐藏在游戏行业的毒瘤,专挑独立游戏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