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发:工业软件发展规律及相应策略探讨(11)

2.企业自主滚动研发

国外软企通常每年都拿出不菲的资金,少则上千万美元,多则几亿美元,用于软件的技术更新与功能升级。以CAE软件为例,国内软件业界资深专家陆仲绩曾说“没有与众不同的核心技术,就难以体现出价值。对于工业软件不仅要有熟悉的行业背景,CAE更要求有各种实践经验和大量隐性的知识和判断。这个投入是天量的,全球最大的CAE厂商ANSYS每年的研发投入在3亿美元左右,也就是每年投入20亿人民币。每年循环,持续如此。”

中国政府每年投资于工业软件的专项费用,也不过是几亿人民币或更少,还要分配给直接拿钱(不太能成事的)政府事业单位,以及为了抢到这些经费而激烈竞争的众多国内软企,这就是笔者前面提到的政府“撒(胡椒面)钱”模式。

3.市场并购技术互补

世界上没有任何工业软件公司的解决方案能够覆盖企业的所有应用。而且,开发、打磨好一款优秀的工业软件的过程非常漫长,因此,当大型工业软件企业发现了具有互补性的特色软件时,往往采取并购的方式收入麾下。例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