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金工于明明徐寅团队】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三: 华商电子行业量化:量化增强,布局5G(15)

Adaboost(Adaptive Boost的缩写)算法由Yoav Freund和Robert Schapire在1995年提出。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它自适应的构建一系列弱分类器,每一层弱分类器只关注上层弱分类器分类错误的样本,并对这些样本尽最大可能的区分,最终将这些弱分类器结合起来提升整体分类的效果。

使用Adaboost算法进行多因子选股时,因子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股票的收益作为输出,根据历史的因子数据和股票收益作为训练样本,即可构建当前的因子值和下期股票收益之间的推断函数,将选股模型化归为一个二元分类问题。具体而言,根据下期股票收益的大小,可以将股票池划分为两类:强势股和弱势股。强势股是下期股票收益居前的股票,而弱势股即是收益落后的股票,分类器就是要区分某只股票属于强势股还是弱势股。分类器的输入是当期因子值,而输出是每只股票的信心分数,它用于衡量该股票属于强势股的程度。一般来说,该分数大于0表示其更可能属于强势股,且值越大入选的可能性越高;而小于0则意味着其倾向于被划分为弱势股。模型的实现流程参见下图。

【兴业金工于明明徐寅团队】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三: 华商电子行业量化:量化增强,布局5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