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破圈”,还差什么?( 四 )

另一组数据也显示,2017年全球汉服文化社团数量是1300多家,到2019年达到了2000多家,两年间增长达46%;以汉服为核心的文化圈层也在加速成型,这也无疑为汉服的发展奠定了可持续的基础。而购买汉服的人数与2017年相比,同比增长92%,其中,95后占比达到48%,90后占比为24%。

根据 数据显示,汉服爱好者的汉服拥有率和拥有度在不断提高。汉服爱好者中,汉服拥有率为零的爱好者为10.11%;拥有五至十套的为21.71%;二至四套汉服者为42.81%。汉服爱好者大多秉承复兴华夏文化的初衷,具有极强的文化认同感从而产生高于其他圈层的用户粘性,因此即使是按平均每人每年拥有4套汉服来计算,整个汉服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被释放。根据相关数据,如今网络用户对汉服的关注度已经超过cosplay。

汉服经济多元开花:租售并举、跨产业衍生

汉服文化的兴起,也打开了汉服经济的快速增长,尤其在近两年体现出了多元开花的趋势,从地摊小作坊到品牌品类的扩张,再到垂直品牌;从成人到童装,并快速向文化、婚庆、会展及饰品等产业快速辐射。

近年来,针对汉服这一市场的企业也遍地开花。嗅觉敏锐的资本也快速嗅到了汉服产业的广阔前景,由徐娇和载艺星辉共同打造的汉服品牌「织羽集」在2017年获得由险峰长青领投、辰海资本、东湖天使基金和AC资本跟投的2000万元天使轮融资,在2019年,北京与杭州两家新晋汉服品牌也相继获得数百万的融资。除此之外,面临增长压力的森马等传统服务品牌也纷纷开辟汉服品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