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镜头对准的是学生,下一次呢

这次镜头对准的是学生,下一次呢

视觉中国供图

作者 | 程盟超

编辑 | 张国

我高中三年最惊悚的回忆,大概是教室后门的玻璃窗上,班主任不时浮现的黑色眼睛。这双眼睛如果一直在,会有很多人坐立不安。

现在:这双“眼睛”又来了。比肉眼还要灵敏的摄像头被布置在教室中央,监控所有学生。人工智能则赋予了它更高级的判断能力:他今天玩手机3次,打瞌睡2次,举手0次,学习不认真;她这堂课露出8次疑惑和3次厌恶的表情,微笑却只有1次,可能不太适应这位教师;教师则可以不动声色地查阅所有信息。

最近试水这一领域的,是人工智能行业的明星企业旷视科技。一个趴在课桌上微笑的女孩,在这家企业的产品演示图里,被标注了“睡觉、阅读、举手、玩手机”等行为的次数。这引起了热议,有人说,管理学生搞得像治理监狱。

被骂惨的企业可能感到很冤。它算不上先行者,一家教育企业早就宣称,自家的技术能识别学生的专注度和情绪;百度公司则在2018年表示,监控学生的头部动作和表情,就能辨别对方是否专心听讲,并“贴心”地推出了定制服务。这些新技术应用的“正面案例”大多淹没在资讯的海洋,为数不多“翻车”挨骂的是杭州的一所中学。去年,该校领导在电视镜头前热情演示了类似的系统。轻点几下,几个“不专注学生”的名字出现在大屏幕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