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吃无糖月饼不发胖是真的吗?( 四 )

我国是甜味剂生产和出口大国,主要品种包括糖醇类,例如木糖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等;高倍甜味剂,例如甜蜜素、糖精(钠)、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以及天然甜味剂,例如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等,为我国消费者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有人或许会问了,用甜味剂代替糖,虽然糖是少吃了,但甜味剂吃多了会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呢?

大可不必担心!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对允许使用的甜味剂品种以及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都有具体规定,这些规定都是基于严格的科学风险评估结果。

今年食安周,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和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等四机构联合发布的《关于食品甜味剂相关知识解读》明确表示:按照相关法规标准使用甜味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其实,包括甜味剂在内,食品添加剂批准用于食品之前,基本上都要来一个“全面体检”,包括但不仅限于: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生殖毒性、胚胎毒性、发育毒性、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遗传毒性、药代动力学、蓄积毒性等。其实你也不需要知道这些实验到底是干啥的,只是告诉大家,这已经把实验动物折腾的欲仙欲死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