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因时机器人蔡颖鹏:打好核心零部件自研的关键战役( 二 )

在成立因时机器人前,蔡颖鹏便已在机器人领域扎根了10余年,从一开始的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到如今的公司1亿估值,因时的成长离不开他对“打磨好一件核心硬件”的技术执念,国内自研首款微型直线伺服驱动机则是其执念最好的验证。

因时成长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其核心产品伺服驱动器的难点和特点又是什么?当下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如何?带着这些问题,钛媒体对蔡颖鹏进行了深度专访。

以下内容为钛媒体与蔡颖鹏的采访实录,有删减:

钛媒体:在成立因时前,您主要从事什么工作?

蔡颖鹏:我创业的时间比较长,2007年,我开始着手做机器人比赛,2008年我便去了北航机器人所,硕士也在北航机器人所就读。2009年,我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并开始做ODM(原始设计制造商)。2012年时我注册了第一家公司,当时做的产品也比较杂,比如便利站的巡检机器人以及各式的定制机器人,到了2015年底,企业整体开始转型。

钛媒体:出于什么方面的考量让您决定成立因时或者说是转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