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因时机器人蔡颖鹏:打好核心零部件自研的关键战役( 七 )

在这里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从客户最早了解到产品,到采购样品再到我们研发试制,而硬件研发周期基本上是一到两年,所以我们的客户也基本会在周期里面产生,就像我们去年的一些客户,磨合一年半以上才双方才确认做一定的批量。目前我们在国内大概有100多家客户,其中有一部分开始商业批量购买,但总体来看仍很分散,没有哪一家采购特别大。

在产业上游,我们也看到一些机会,当我们产品刚研制出来时,在推荐产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好多其它行业的人带着需求找到我们,后来我们也转变思路了,因时虽然是做机器人的企业,但我们也可以为其它行业供货。

钛媒体:目前公司的估值大概是什么水平?目前公司运转如何?

蔡颖鹏:总体来说,做硬件的公司估值都相对较低,眼下我们已经进行了三轮融资,在今年5月份中赛、飞图投了我们的preA+轮,目前我们的估值在1亿左右。市场终要回归现实,投资人比较关心两个问题:市场空间究竟有多大?市场什么时候能够起来?在公司运转层面,眼下仍处于亏损,机器人行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但我们产品销售增长率以及伺服电机核心技术是有目共睹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