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患者挣扎求存录:进了医保 仍难以负担( 二 )

罕见病和肿瘤的交集

事情是从2018年国内《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发布后开始变得不一样。

福安、胡荣和许丰年都在期待,几个淋巴瘤亚型能够进入到下一批的罕见病目录里。

作为患者组织淋巴瘤之家的负责人,顾洪飞今年提交了将套细胞淋巴瘤(套淋)、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华氏)和霍奇金淋巴瘤等四个淋巴瘤亚型纳入《第二批罕见病目录》的申请。

“相对来说,这四个亚型后面新药比较多,就目前的治疗前景看,随着新药的上市,生存状态也会越来越好,很可能会从肿瘤变成一种慢性病。我们只是选择性的呼吁了四种,其实淋巴瘤里很多亚型比这四种更罕见,但是目前还没有特别好的药物。”

顾洪飞提交的四个淋巴瘤亚型中,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淋),国内发病率约为10万分之0.18,套淋巴细胞瘤(套淋)发病率约为10万分之0.13,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华氏)发病率约为10万分之0.021,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约为10万分之0.32。

“从淋巴瘤整体来看,每年的发病率是很高的,但是如果70多种亚型一摊开,很多亚型的发病率都在百万分之几的级别,对比国际上罕见病定义的发病率10万分之6,罕见程度还要低出很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