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患者挣扎求存录:进了医保 仍难以负担( 五 )

淋巴瘤患者挣扎求存录:进了医保 仍难以负担

图片来源:《2019年中国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

在2019年罕见病合作交流会上,中日友好医院李振玲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内淋巴瘤专家目前也在进行面向患者和医生的科普,“解决一些基本的肿瘤疾病认知问题,比如患者淋巴结出现症状,不知道到哪个科来看,或者走错科室、挂错号,都会导致肿瘤治疗时机的延误,一些非血液肿瘤专业的医生很可能缺乏对这个肿瘤的认识。”

也有专家表示,目前国内淋巴瘤专科多集中在三甲专科医院中,还未能像欧美社区一样能够处理患者日常的观察和治疗,并且由于国内病理科发展落后,导致患者确诊时间较长,“我们目前也在着重培养病理专家了,让他们在诊断、基因分析方面能够更加精准。”

进了医保,仍难以负担

在全球目前已上市的80余个淋巴瘤靶向药物中,中国上市的只有12个。

在此次希望纳入到第二批罕见病目录的四个淋巴瘤亚型患者中,以伊布替尼为代表的布鲁顿型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和以利妥昔为代表的CD20单抗是使用最多的两个药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