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70人“话”通信 | 闵士权:天上一颗星,人间几十载( 四 )

1965年5月,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国科学院拿出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具体方案。负责卫星总体组的钱骥带领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很快便拿出了初步方案。该方案由钱骥等直接向周总理作了汇报。当周总理知道钱骥姓钱时风趣地说:我们的卫星总设计师也是姓钱啊,我们搞尖端的,原子弹、导弹和卫星,都离不开“钱”啊!

1965年8月,在周恩来总理主持的中央专委会议上,原则上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发展中国人造卫星工作的规划方案建议》,确定将人造卫星研制列为国家尖端技术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还确定整个卫星工程由国防科委负责组织协调,卫星本体和地面测控系统由中国科学院负责,运载火箭由七机部负责,卫星发射场由国防科委试验基地负责建设。由于该建议是于1965年1月份正式提出的,国家就将人造地球卫星工程的代号定名为“651”任务。

就这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即进入工程研制阶段。为开展该星的研制工作,同年9月中国科学院开始组建卫星设计院。在该院技术负责人钱骥领导下,卫星总体设计组开始拟定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方案。同年10月至11月,中国科学院受国防科委委托,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方案论证会(代号“651”会议),初步确定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方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