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玻璃房”到“太湖之光”,中国超级计算机的崛起之路( 八 )

2008 年 , 233万亿次的曙光5000A诞生 , 中国步入百万亿次级运算水平 , 并且是全球第二个有能力研制百万亿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

在那之后 , 一切都顺畅起来 。 国防科技大学和浪潮联合研制的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分两期完成研制 , 2009年诞生了天河一号 , 峰值运行速度1206 万亿次 。 2010年 , 第二期天河一号 A研制成功 。

在当年11月的 TOP500排名中 , 天河一号 A以每秒 4700万亿次的峰值运行速度、2566万亿次持续运行速度值 , 把美国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美洲虎比了下去 。 中国自研的超级计算机 , 第一次在超级计算机TOP500 榜单中名列第一 。

中国“芯“的”太湖之光“

2015年 , 美国将国防科技大学、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和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列入到实体清单里 。 从天河系列到曙光系列和神威系列(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中国超级计算机三大系列全部受到美国制裁 。 制裁旨在卡住中国超算的“脖子” , 封锁最关键的芯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