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编程教育的风口上,还能高呼“索尼大法好”吗?( 五 )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正式将编程、人工智能划入新课标。因为信息技术课程的缺乏,不少公立学校选择求助于教育公司。比如赵威对极客公园(id:geekpark)表示,《与 KK 一起学编程》已经正式进入三四年级,新发布的《与 KK 一起探索》和《与 KK 一起实践》也在试点学校里面应用。优必选也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合作推出《AI 上未来制造者》,上海嘉定、云南昆明的百余所中小学成为首批优必选 AI 教育示范校。

在中国编程教育的风口上,还能高呼“索尼大法好”吗?

KOOV 教材 | 来源:视觉中国

几乎所有的编程教育公司都在编写自己的教材,不过国家科学课程标准(3–6 年级)研制项目负责人郝京华教授也为正在铺路的教育公司提了个醒,「现在高中的课程标准已经做完了,接下来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的课程标准都在修订。国家一旦做成课程标准,就会有正规的课程进入学校。商业公司要注意课程标准的变化,以及自身的课程对国家课程的补充。」

虽然无论从供给方和需求方对于编程教育的认知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让每个学生都学好编程」绝非易事。除了区域性差异和教育公平性的问题,校方对编程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无法忽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