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解读920央行LPR二次降息:仍有不小的降息空间(16)

任泽平解读920央行LPR二次降息:仍有不小的降息空间

人口老龄化、缺乏革命性的新技术拖累全球潜在经济增速,当前贸易摩擦加剧经济下行趋势,“低增速、低通胀、低利率”或成为中长期趋势。宽松货币政策可以熨平经济周期,推动实际GDP增速重回潜在增长率。但中长期的潜在经济增速取决于生产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一是老龄化趋势明显,欧盟和美国劳动力占比分别在2000年和2010年左右迎来峰值,而全球劳动人口也在2015年迎来拐点,劳动力供给下行必然拖累全球产出。

二是缺乏革命性的新技术,20世纪的铁路、电气化和计算机以及21世纪初的互联网是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一方面新技术大幅提升了人类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又带动了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当前信息技术红利耗尽对经济的供给和需求均产生负面影响。

三是贸易摩擦破坏全球价值链分工,当前中美、美欧、美日以及日韩之间均出现贸易摩擦,征收关税损害了全球贸易分工体系,这将进一步加剧经济衰退。根据IMF估算,到2020年,目前已加征的关税和宣布将实施的关税将导致全球GDP下降0.8%。经济增速下行意味着实体投资回报率下滑,没有配套改革措施的货币宽松抑制实体企业贷款需求,宽货币到宽信用传导渠道阻塞,实体经济难受益。过度充裕的资金涌入金融市场,不断加深货币市场负利率程度,截至2019年8月初,全球约有15万亿美元的债券收益率为负值,约占全球债券总规模的四分之一,2019年8月丹麦日德兰银行甚至推出了全球首个负利率贴息房贷业务。“低增速、低通胀、低利率”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常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