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发现"微塑料":怎么来的?对我们有害吗?( 九 )

这不同于在自然环境里面,特别是海洋环境里面,波浪的机械作用特别大,大海受到太阳光的照射也非常强,可能会加速微塑料携带的污染物释放。进入自然生境后,塑料从大块慢慢变小,就会出现一些微孔或者缝隙,可能导致里面的添加剂释放。相对而言,人体内的环境温和许多。这一过程也更加缓慢,甚至在还未释放前就可能随着粪便排出。

【面对知之甚少的微塑料,我们期待什么样的行动】

塑料已深入生活,完全可降解塑料亟待普及

2016年中国餐饮产业的市场规模3.6万亿,全国外卖日订单量约在2000万单左右,每天使用的外卖餐盒超过6000万个。在第二届全国环境(海洋)微塑料污染与管控学术研讨会上,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潘响亮汇报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结果。大家点外卖的时候,烤肉、炒菜等食品都会装到塑料盒里,刚炒出来的菜油温在150-300摄氏度之间,刚做出来的米粉、面条水温基本上在100摄氏度以上。潘响亮团队做了两种塑料材质的外卖盒进行试验,一种是普通的白色塑料盒,一种是看似更为坚硬的黄色塑料盒,随后用150多种食品进行测试,与外卖盒接触一分钟左右,可以发现外卖盒的质量有明显减少,减少量大多在1毫克以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