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刊文:200多年美国史 贸易政策一直是冲突源头( 五 )

“全球化”的确帮助了后进国家的发展,特别是新进加入国际贸易体系的国家,也让发达国家受益。但具体到每个国家内部,国内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基本都在拉大,这导致了各国内部的严重社会问题。比如阶层流动性降低,打击年轻一代的信心,阶层矛盾、种族矛盾被重新燃起。有些群体的收入停滞甚至恶化,比如美国一些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白人,就有了比较大的落差。这些“全球化”的边缘人群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给“反全球化”逆流培育了土壤。

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和信息往来已经高度全球化了,全球治理却相对滞后。像气候变化、贸易纠纷、资本流动和跨国企业监管,还有暴力冲突及跨境移民等等,都是覆盖全世界的公共议题,但缺乏高效有力的协商与执行机制。比如巴黎气候协定,美国很随意就退出了。经济全球化与治理架构落后的矛盾如果解决不好,负面外部效应会制约全球化的发展上限,各国可能走向自保和偏激,并形成恶性循环。

贸易保护不一定能够促进优势产业

第一财经:欧文认为,美国贸易政策是相当稳定的,但他同时也提到,当参众两院和总统均由一个党派主导的时候,贸易政策就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历史上,“统一政府”多次出现,并且自南北战争以来出现过十次统一政府在党派间跃迁的情况,这样说来,稳定并不是贸易政策的制度性特征。那么作者所指的“稳定”又是从哪个方面来讲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