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们进入五年纠结期( 二 )

融资门槛提高,销售端又承担相当大压力,房产企业是否真如某些“专家”所言告别黄金期进入下行通道呢?我们在此以碧桂园为标本结合同类企业和行业进行探讨。

碧桂园现状:融资难贵,融资贵,有滞销压力

在国内融资渠道收窄之时,房产企业普遍将目光放在海外,通过发行债券及可转债券等形式获得美金融资,解决现金流问题。

在同策研究院《2019年1-8月40房企融资利率排行榜》中,公司债融资利率最高、发行笔数最多,利率9%以上的全部为美元债,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资美元债发债额度超1100亿,同比增长9%,回到2017年的高点水平,国内房产企业对美元融资之重视足可见一斑。

在国家统计局数据中,1-8月房产企业国内利用贷款总金额为1.7万亿元,同比增加9.8%,但利用外资同比则增加了129.3%。

美元融资虽然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人民币融资的强监管问题,但却带来:其一,融资成本高,动辄8%的利率,甚至是两位数成本,这对于房产企业未来3年是个相当大的负担;其二,受汇率风险尤其人民币贬值影响极大,美元融资成本还有加重的风险,这也会摊薄接下来企业的利润表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