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们进入五年纠结期( 四 )

其二,在战略端,开始出现收缩,我们尤其注意到土地竞买及其他保证金目录,截至到今年6月末,其余额仅有389亿元,较上年末的617亿元削减甚大,在调控压力之下,房地产企业的拿地热情逐渐冷淡,如融创在今年5月大部分城市土地价格回到高位时,果断停止了招拍挂获取土地,规避了拿地风险。

融创和碧桂园为均为国内房企的囤地大户,但前者重心主要在一二线城市,后者则向来将三线以下城市视为重点,在今年上半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权益合同销售金额占比为56%。

三线以下市场具有拿地成本低,且作为城镇化运动的底层力量,可承接最大规模的乡村至城市千亿的人群,这也是上一阶段碧桂园成长的最大支撑点。

但该市场亦有明显的缺点,即用户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属于价格敏感型。在外界调控以及经济环境变化莫测之时,这部分人群也最容易“持币观望”,容易出现滞销的问题。

2019上半年,权益所有人应占之合同销售金额为2819.5亿元,在上年同期,该数字为3108.2亿元,由于合同金额主要以预售数据为主,在今年上半年,碧桂园销售端确实承载了相当大压力,与此同时,营销和销售费用增加了1倍,换言之,在销售端广告以及折扣等攻势之下,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