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销售额大增的中骏集团(01966),融资短板逐渐凸显( 二 )

由于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收紧,上市房企回款压力大增,导致房地产企业只能对部分商品房降价处理,或是减少拿地,以达到降低公司运营杠杆的目的。而在房企减少拿地之后,土地市场也开始出现了流拍现象。面对严峻的行业形势,中骏集团自2018年三季度起便停止买地。

不过,为丰富土地储备维持公司发展,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时,中骏集团重返土地市场,连续三个月购买土地。智通财经APP发现,2019年上半年时,中骏集团与合营及联营公司新买入了分布在19个城市的27个项目,涉及的城市包括北京、天津、重庆、杭州、济南、南昌、佛山及昆明等。

而此次新增土地的总成本约240.34亿元(中骏集团应占土地成本为144.38亿元),地上可建总面积约527万平方米,平均土地成本约每平方米4560元人民币,与2018年的4327元相比,提升5.38%。平均土地成本的上升,主要是因为所拿地中,二线土储的比例上升。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中骏集团的土地储备可规划建筑面积为1632万平方米。若保持目前合同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则当前土储可满足未来2-3年的发展需求。但从土地储备的质量来看,却有一定瑕疵。中骏集团与合营及联营公司所拿的地中,12.4%位于一线城市,65.3%位于二线城市,22.3%位于三、四线城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