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飞论债】现在投信用债非常操心,建立信用债投研体系很重要( 二 )

截至8月3号,整个信用债市场目前存量的违约主体大概132家,存量违约的债券308支,金额2367个亿。这2367亿什么概念?如果把其他假的信用债刨掉,大概就二十四五万亿的信用债规模。仅仅按存量算,2367亿的违约信用债大概是1%的违约率。银行一季度不良贷款率1.8%,看起来债券1%违约率好像比银行贷款资产质量还算好一点,但实际上仔细分析下,有这样两个问题:

(1)违约增速很快。如果按这个余额占比来看,最近几年是上得非常快的。而且从整个债券市场2015、2016年高速发展到现在,整个信用周期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可以肯定地讲,后续的整个债券违约率还会快速攀升。什么意思?

(2)违约主体集中在民企。整个信用债市场其实现在已经打破刚兑了,现在其实是没有刚兑的情况,其实违约率跟银行信贷差不多。但是值得关注的是,违约的132家主体里面有109家是民企,占比非常高。

信用债投研体系重点就是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怎么样识别风险?第二个就是在识别完了之后,怎么去管理风险?过去关注比较多的在第一个层面识别风险,包括市场所有的外部评级,所有的内部评级,包括卖方很多的研究,打分、做排序,更多的实际上是在信用风险识别的层面。就是说有一套比较独立客观、一致可比的信用风险排序这么一套体系。排完序之后可能还要进行一些分类,因为排序是很细,这个企业AAA,这个企业AA+,但从来没说AAA能买多少?这个AA+买多少?可不可以随便敞开来买?这个问题是很基础的一个问题,实际上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做不好,这就涉及到管理风险的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