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飞论债】现在投信用债非常操心,建立信用债投研体系很重要( 四 )

还有就是在整个这一套环节里面,怎么把信用策略研究嵌入进去。信用策略研究是为创造投资收益,为防范投资风险服务的,如何去配合,做主动价值发掘,做风险管理,都是很具体的问题。

所以,作为一套信用投研体系,其实就是要解决怎么去识别风险,怎么去管理风险的问题。在识别风险这个层面,实际上都做得比较多,各家有各家的方法,核心就是怎么样建立一套内部的一个评价体系。

现在有很多外部评级,第三方的维度,包括兴业研究,都做得很好,给市场创造了很多价值,但整体上外部评级还是有问题:至少从公开的评级公司来看,识别度比较低,一致可比性比较差,每个评级公司之间的不太可比,也不太好用,没法直接根据评级结果做你定价决策的依据。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滞后性,所有评级公司的评级基本上都是在违约之后,突然从AA、AA+一下调到C,所以不能完全依赖外部评级结果,还是要做一套自己的系统。

这个系统要解决什么问题?主要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要在违约和不违约,能投不能投之间,有一套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根据账户特征,要画一道准入的线。把违约和不违约或者把能投不能投区分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做排序。排序其实就是为了风险定价、估值和组合管理服务。所有的东西都怕排序,所有东西都可以排序,把排序能做好,实际上系统已经成功了一半,风险识别这个环节成功了一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