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MIT的新式无人船,聊聊机器人的“组队打野”模式( 八 )

传统的无人船只能在较为宽广的水域进行作业 , 但随着灵活的可以聚集成各种形状的船只舰队出现 , 无人船可以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补充 , 将一些活动从陆地转移到海洋 。 一方面能够解决路面拥堵的困境 , 也让无人船技术有了更大的商业想象力 。

第二 , 能否突破技术目标的天花板?

既往我们对机器智能的预期 , 就是和L5自动驾驶汽车、波士顿动力机器人等一样高度智慧体 。 但这类技术解决方案的弊端也在日益显露 , 比如投入成本过高 , 训练周期长 , 算法难度大 , 现实落地困难等 。 而roboat这种灵活的解决方案 , 核心就是“去掉大脑” , 机器人不必具备高智能 , 只要像蚂蚁一样协同工作 , 也能完成许多复杂任务 。

这并不是孤例 , 实际上已经有科学家让纳米机器人形成“蚁群” , 对人体血管进行药物输送与清理 , 被看做是癌症治疗的新希望 。

目前看来 , 让更多的机器船自由组合形成综合智能体 , 这种务中心化的分布式系统 , 也让无人船技术变得更加真实了一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