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MIT的新式无人船,聊聊机器人的“组队打野”模式( 六 )

另外 , 舰队形态在功能上更加高效灵活 。 这种3D打印出来的机器船虽然大小仅为之前版本的1/4 , 但通过定制化锁闭装置(latching mechanism)连接 , 以无碰撞的路径移动 , 并重新连接到新集合配置中的适当位置 。

实际上 , 在阿姆斯特丹 , 该机器船舰队正计划实现了晚上收垃圾的操作 , 它们在运河道中到处游走 , 定位并连接至有垃圾桶的平台 , 然后把它们拖回垃圾收集设施 , 以此让运河重新焕发生机 , 并通过夜晚操作解放人力 。

同时 , 由于形态被改变 , 矩形的机器船组合在一起 , 还将收获传统无人船没有的能力——搭建临时水上设施 。 比如桥梁和舞台 , 来帮助缓解城市繁忙街道上的拥堵 。 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演示池和计算机模拟中 , 一组组相连的机器船单元 , 从直线或正方形重新排列成其他形状 , 比如矩形和“L”形 , 整个过程只花了几分钟 。

研究人员相信 , 他们的轨迹规划算法能构建更大体积的城市建筑 。 未来 , 他们会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尼莫科学博物馆和正在开发的MARITERETRIN区之间 , 架起一座横跨60米运河的“动态桥梁” 。 接完乘客之后 , 如果发现水道上有东西 , 这些无人船就会停下来或改道 。

推荐阅读